实务研究
企业所得税
7076wsde2kvo
企业如何清理因亏损合同而计提的预计负债呢?
发布时间:2025-10-09   来源:彭怀文说 作者:彭怀文 
免责申明:本站自编内容版权所有,不得转载;部分内容转载自报刊或网络,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,如对转载、署名等有异议的相关方请通知我们(tfcj@tfcjtax.com,051086859269),我们将及时处理!本网站登载的财税法规政策请以官方发布的为准;本网站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之目的,所有文章内容与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、立场,我们不对其准确性、合规性负责!如用于实务操作等等其他任何目的,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法律责任与本站无关!

企业如何清理因亏损合同而计提的预计负债呢?

解答:

企业清理因亏损合同计提的预计负债,需严格遵循《企业会计准则第 13 号 —— 或有事项》及相关规定,核心逻辑是 “基于合同后续实际进展,对原计提的预计负债进行 “冲回” 或 “转销”,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反映当前义务”。具体操作需结合合同的不同结局(如执行、撤销、重组等),分步骤规范处理。

一、清理前的核心前提:明确 “亏损合同” 与 “预计负债” 的初始确认逻辑

在清理前,需先回顾预计负债的计提基础,避免后续处理偏差。亏损合同是指 “履行合同义务不可避免会发生的成本超过预期经济利益的合同”,企业需按 “履行合同的最低净成本”(即 “履行成本” 与 “撤销合同违约金” 中的较低者)计提预计负债。例如:企业签订一份售价 100 万元的供货合同,后续测算履约成本需 120 万元(无撤销违约金),则需计提20 万元预计负债(120-100)。

二、不同场景下的预计负债清理方法

企业需根据亏损合同的实际结局(执行、终止、修改等),选择对应的清理路径,核心是 “将预计负债与实际发生的成本 / 损失进行匹配,差额调整当期损益”。

场景 1:亏损合同最终执行完毕

若企业选择(或被迫)继续履行合同,需将原计提的预计负债与执行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对冲,具体步骤:

1、归集实际履约成本:记录执行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、直接人工、制造费用等全部成本(如上述例子中实际履约成本 122 万元)。

2、冲销预计负债并调整损益:原计提预计负债 20 万元,实际履约成本 122 万元,超过收入的部分为 22 万元(122-100)。

会计分录

借:主营业务成本 122(实际总成本)

贷:库存商品 / 应付职工薪酬等 122(实际发生的成本)

同时,冲销“预计负债”:

借:预计负债 20(冲销原计提的预计负债)

贷:主营业务成本 20(抵减部分成本,相当于将原计提的预计负债转化为实际成本)

最终结果:当期 “主营业务成本” 净额为 102 万元(122-20),对应收入 100 万元,亏损 2 万元(100-102),即 “实际亏损与原预计亏损的差额”(22-20=2)计入当期损益,符合 “权责发生制”。

场景 2:亏损合同提前终止(撤销)

若企业选择支付违约金终止合同,不再履行义务,需将原计提的预计负债与实际支付的违约金对比,差额调整当期损益:

确认实际支付的违约金:根据合同约定,支付给对方的终止补偿(如上述例子中,合同约定撤销需支付违约金 18 万元)。

 

冲销预计负债并调整损益:原计提预计负债 20 万元(当初按 “履行成本差额” 计提,高于实际违约金 18 万元)。

会计分录:

借:营业外支出 18(实际支付的违约金,属于非日常损失)

贷:银行存款 18

同时,冲销“预计负债”:

借:预计负债 20(冲销原计提的预计负债)

贷:营业外支出 20(抵减后,营业外支出净额为 - 2 万元,即冲减当期损失 2 万元)

最终结果:原多计提的 2 万元预计负债(20-18)冲减当期 “营业外支出”,确保实际损失(18 万元)与财务报表一致。

场景 3:亏损合同条款修改(如降价、延期)

若双方协商修改合同条款,导致 “原预计的亏损金额发生变化”,需先重新评估亏损合同的义务,再调整预计负债:

重新测算最低净成本:例如,原合同售价 100 万元,履约成本 120 万元;修改后售价降至 95 万元,履约成本降至 115 万元,新的 “履行成本差额” 为 20 万元(115-95),与原预计负债 20 万元一致,无需调整。

若修改后售价降至 98 万元,履约成本降至 115 万元,新的 “履行成本差额” 为 17 万元(115-98),则需冲减 3 万元预计负债:

借:预计负债 3

贷:营业外支出 / 主营业务成本 3(根据合同阶段,未执行部分冲减 “营业外支出”,已执行部分冲减 “主营业务成本”)

后续执行 / 终止:按修改后的合同,参照 “场景 1” 或 “场景 2” 清理剩余的预计负债(17 万元)。

场景 4:亏损合同无需履行(义务消失)

若因对方违约、法律解除等原因,企业不再承担任何履约义务(也无需支付违约金),则原计提的预计负债需全额冲销,计入当期损益:

会计分录:

借:预计负债 20(原计提金额)

贷:营业外收入 20(义务消失,原计提的负债转为利得)

三、清理过程中的关键注意事项

1、证据链完整:清理预计负债需留存充分的外部证据,如:

(1)合同终止协议、违约金支付凭证(如场景 2);

(2)修改后的合同文本、重新测算的成本依据(如场景 3);

(3)法律判决书、对方违约证明(如场景 4),避免税务或审计风险。

(4)禁止 “随意冲销”:预计负债的清理需基于 “义务的实际变化”,不可因当期利润需求随意调整(如为粉饰利润而无理由冲减预计负债),否则违反会计准则的 “谨慎性原则”。

2、税务衔接:一般企业的预计负债在计提时不允许税前扣除(税法需 “实际发生” 才认可),清理时需注意:

(1)若冲销的预计负债对应 “实际发生的损失”(如场景 2 的违约金),需在税前扣除时提供凭证;

 

(2)若冲销的预计负债未实际发生(如场景 4),需调整应纳税所得额(原计提时调增,冲销时调减)。

四、清理的核心逻辑

亏损合同预计负债的清理,本质是 “负债义务与实际结果的匹配过程”:

1、原计提:基于 “最佳估计数” 确认未来义务;

2、清理:基于 “实际结果”(执行成本、违约金、义务消失等)调整原义务,差额计入当期损益(主营业务成本、营业外收支等),最终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反映企业的负债和损益情况。

 

扫一扫,打开该文章

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>>
【打印】      【关闭】
版权所有:天赋长江(无锡)税务师事务所
地址:江苏省江阴市长江路169号汇富广场22楼
电话:0510-86855000 邮箱:tfcj@tfcjtax.com
苏ICP备05004909 苏B2-20040047